乌镇峰会发布《构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和安全体系,促进人类共同福祉》报告 – 新京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罗一丹)11月8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技术治理与创新论坛上,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家委员会治理与安全推进计划研究成果《构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安全体系,造福人类共同福祉》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乌镇峰会互联网大会。这是世界互联网理事会在本届乌镇峰会期间发布的三大报告之一。报告内容是“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和治理体系,促进人类共同福祉”。官方照片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委员会主席、安全与治理促进项目联席主任、研究院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曾毅提供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千山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所所长,安全与治理促进计划联席主任Seán Ó heigeartaigh。治理促进计划和英国剑桥大学未来智能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共同介绍了培训过程和联合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北京千山人工智能与安全治理研究院参与了本报告的组织、制作和发布。 《报告》以“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与安全体系设计”为主题开展研究,系统整理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安全体系的探索实践、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其他领域全球治理的多边实践经验,并探讨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具有广泛国际共识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和安全体系。报告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扩展到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场景,相关的治理挑战也变得更加复杂,并产生系统性影响。与此同时,人工智能风险的持续积累和地缘政治因素的汇合正在进一步加剧全球治理困境。当前治理格局高度碎片化,安全和治理需求日益迫切。面对这一现实,从维护全人类共同安全和福祉的角度出发,迫切需要尽快构建和完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和安全体系。报告称,虽然世界各方在该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人工智能安全、伦理标准、能力建设、跨境合作等方面来看,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当前全球治理努力仍存在结构性局限性,并面临如何有效应对等若干亟待解决的关键挑战。确保安全和控制潜在严重威胁的能力是确保世界对风险的不确定性做出适当反应的必要条件。技术安全问题以及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衍生风险。如何协调人工智能多个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复杂互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的主动性和优势形成合力,如何避免无序造成的治理缺口等。报告认为,各方应通过加强风险应对协调,共同整合和优化全球安全和治理资源。深化能力建设合作机制,完善合同履约审查和监督机制,完善科学判断和决策机制。共同推动建立以联合国为核心、安全包容、权责明确、协调有力、权威高效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与安全体系。曾毅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国际合作已成为重要的全球公共问题。面对技术日新月异、各国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国际社会需要提高共同风险意识,建立一致的行动框架,通过机制设计和完善,确保人工智能技术沿着安全、可控、普惠的轨道发展。面向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以安全为前提、以福祉为目标、以普世价值为价值、以合作为重点,最终造福于人类福祉。编辑:王真真、校对:赵琳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